大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7|回复: 0

苍山大理石的形成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0-11 08: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苍山是横断山脉的一个分支,北起邓川的沙坪,南至下关的天生桥,与哀牢山隔西洱河相峙;东临碧波万顷的洱海,成为洱海的一个屏障;西接漾濞,是大理市与漾濞县的分水岭。南北长约42千米,东西宽约24千米,蜿蜒起伏,十九座山峰高耸入云,海拔均在3500米以上,最高峰马龙峰达4112米,气势磅礴,雄伟秀丽。大理石就蕴藏在苍山海拔3000米左右的山腰,呈条带状产出,就像是苍山的一条彩色腰带。苍山十九峰,几乎峰峰都蕴藏着大理石。这十九个山峰从北到南分别叫云弄峰、沧浪峰、五台峰、莲花峰、白云峰、鹤云峰、三阳峰、兰峰、雪人峰、应乐峰、观音(小岑)峰、中和峰、龙泉峰、玉局峰、马龙峰、圣应峰、佛顶峰、马耳峰和斜阳峰。苍山因林木苍翠而得名。又因马龙峰等终年积雪,是白头之山,因而又叫“点苍山”,古代还称“玷苍山”。再因山形如鹫,头又白,又有“灵鹫山”之称。它不仅巍峨壮丽,而且植物资源、动物资源、药材资源都很丰富,是一座大理石的宝库。大理石的总储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是一大笔宝贵的天然财富。


苍山和大理石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和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我们知道,地球是在不停地运动,并在运动中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面貌和内体,地壳的变化尤为厉害,许多地区发生了沧海桑田之巨变。远古时代,地史学称之为太古代。太古代以后,地壳发生了五次大的造山运动,先后为前震旦纪运动、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每一次造山运动都使地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约在2亿2500万年前,地史上称为上古生代的时候,大理地区和云南省的广大地区都处于海浸时期,到处是一片汪洋,属古印支海湾的一部分。后来发生了海西运动,之后约1亿年,又发生了燕山运动,才渐渐上升露出水面,形成了陆地。到300万年前(属地史上的新生代),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云南省的广大地区才逐渐隆起,抬高了几千米,形成了高原和山脉。大理苍山也随之而形成。另外一种学说认为:云南高原(包括大理苍山)是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的。
   岩石分为三大类,即石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成变质岩。大理石就是由石灰岩或白云岩等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变质成的一种变质岩。促使岩石变质的主要原因是造山运动和岩浆活动产生的高温、高压及岩浆带来的具有化学活动力的气体和液体的接触或浸入。根据变质过程中超主导作用的外界因素的不同,变质作用有五种基本类型,即自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和贯入变质作用。


前几年,国家建材局地质公司云南地质勘探大队,对苍山大理石矿做了详查地质工作,认为苍山地层是一套古老的复杂变质岩系,其大理石矿是区域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重复叠加的产物。根据同位素测定,地层形成时代为地史上的前寒武纪,距今已有6亿6000多万年了!苍山地区的区域变质作用,就是由于强烈的造山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使原有的岩石(石灰岩和白云岩)在这个区域内大面积地变质:而动力变质作用是由于造山运动产生的局部应力引起原有岩石的变质。
   苍山大理石矿的形成过程大致如下:
早在6亿6000多万年的前寒武纪后期,地壳发生了第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一前震旦纪运动,这时苍山地区经历首次变质作用,形成了古老的片麻岩。而后约4亿年的漫长时期,此地均为海浸区,在片麻岩之上,逐渐沉积了厚达100米左右的碳酸钙和碳酸镁等沉积物,之后经过自然压缩、胶结、再结晶等成岩作用,便分别形成了石灰岩和白云岩,这就是大理石的“胚胎”。在此后2亿多年的时间里,由于先后发生了海西、燕山、喜马拉雅三次强烈的造山运动,使苍山地区的区域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重复叠加,导致石灰岩变质成了云灰大理石和彩花大理石,白云岩变质成了白色大理石。大理石犹如苍山的娇子,它在母体中经历了漫长的发育演变,及外界强烈变动的考验而问世。而今苍山拥抱着大理石,大理石装点着苍山,使它更加雄伟壮丽。


当然,其他地方的大理石的形成过程与苍山大理石的形成过程是不一定相同的。也许读者会问,大理石中为什么会出现瑰丽的五颜六色?那美丽的山水花鸟、飞禽走兽、天仙人物图案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下面我们就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大理石的瑰丽颜色,是由于在它的形成过程中有色矿物和有机质的渗入而产生的。如含铜呈绿色或蓝色,含钻呈浅红色,含锰呈玫瑰色,含褐铁矿呈黄色,含天青石呈浅蓝色,含蛇纹石呈绿色,含石墨呈黑色,含有机质呈灰色或灰黑色等等。大理石中的美丽的花纹图案,是由于所含矿物杂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及分布不均匀所至。加之在造山运动中侧向压力的挤压搓揉,使花纹图案更加变得多姿多彩。


无奇不有,大理石的形成过程,好比人们做馒头、花卷,将一团掺了水的面粉,用力搓揉、挤压、扭曲,或在扭曲当中加上点葱花作料,而后上蒸笼蒸熟,就变成了馒头或花卷。它们的成分和面粉的成分虽然基本没有变化,但性质却起了变化。由不可吃的面粉变成了可吃的馒头、花卷。若在搓揉面团的过程中加进些色素,蒸出的花卷便着有色彩。若再将花卷切成片,每一片花卷上便会出现美丽的花纹图案。面团就相当于石灰岩或白云岩搓揉、挤压、扭曲,蒸就相当于变质作用;色素、葱花作料就相当于矿物杂质;馒头、花卷就相当于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大理石;花卷片就相当于经过加工的璀璨的花纹大理石板材;而不加色素的馒头,就相当于晶莹洁白的白色大理石。
资料来源:《大理石谱》
往期精彩:海神王:大理石背景墙亮了才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理论坛

GMT+8, 2025-5-5 14:29 , Processed in 0.0526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